学前242班 范 宇 瑄
作为渭南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学生,本次见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幼儿园教学活动,深入了解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实际应用,结合课堂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设计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升专业认知与实践能力。
品格幼儿园毗邻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以“蒙氏教育+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民办幼儿园。园所环境以开放、自然为基调,分为室内教学区、户外活动区及特色功能教室(如国学角、茶艺室、围棋室)。园区内随处可见世界各国的国旗装饰,并设有大型平层图书馆,凸显其“国际化视野”与“阅读育人”的教育理念。
此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就是园长讲品格,教师教品格、孩子学品格、家长修品格。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好的礼仪,好的品德。习总书记曾经说过德为先,作为老师,首先先要修好自己的品德,才会影响孩子。每天早上有礼仪问好,还加盟了6+1的礼仪课程,这些都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也会注入到一日生活里边。
三、见习观察与记录
(一)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实践
1.环境创设的“秩序感”
蒙氏教室按功能区划分:日常生活区、感官区、数学区、语言文化区等,教具摆放遵循“从左到右、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规则。例如,数学区的“纺锤棒箱”“数字与筹码”等教具,通过具象操作帮助幼儿理解抽象概念。
感悟:蒙氏环境通过秩序化的设计,潜移默化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与逻辑思维,印证了“环境是第三位教师”的理论。


2. “自由与纪律”的平衡
观察中,老师带着孩子们随着音乐在绕圈行走,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自己的坐垫,孩子们的绕圈和拿坐垫的方式是自由的,但是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则,不能乱了节奏。
理解:蒙氏教育中的“自由”并非放任,而是以清晰的规则为前提,让幼儿在自主选择中发展内在纪律,这与传统“教师主导”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3. 混龄教育的社交价值
“大带小”活动令人印象深刻:5岁幼儿主动指导3岁幼儿穿脱围裙,过程中自然发展出责任感与同理心。
反思:混龄模式模拟真实社会结构,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但需教师具备更强的观察与引导能力。
(二)特色课程与环境设计
1.文化融合的隐性教育
“世界国旗墙”:幼儿在晨间活动中自发讨论国旗颜色与国家的联系,教师顺势引入地理启蒙。
国学角与茶艺课:古琴、竹简、茶具的陈列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幼儿在茶艺课上学习“双手奉茶”“轻声致谢”等礼仪。
感悟:文化教育不应停留于知识灌输,而应通过环境浸润与生活化实践实现“润物无声”。


2. 图书馆与阅读习惯培养
平层图书馆采用低矮书架、地垫、懒人沙发等“去桌椅化”设计,幼儿可自由选择倚靠姿势阅读。教师定期开展“绘本剧场”活动,将《猜猜我有多爱你》等故事改编成情景剧。
启示:阅读空间的舒适性与趣味性能有效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符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主动探索”的需求。
3. 户外活动与身体发展
午操环节融入武术动作与童谣,兼具运动量与文化特色;打沙包游戏中,教师通过调整投掷距离、分组竞赛等方式,自然融入数概念(远近、计数)与团队协作目标。
思考:体育活动可作为跨领域学习的载体,体现“寓教于乐”的核心价值。

(三)教师角色与师幼互动
1. “观察者”与“引导者”的双重身份
蒙氏教师80%时间在记录幼儿行为,仅在幼儿求助或出现安全隐患时介入。例如,一名幼儿尝试用剪刀失败后,教师示范“三指握剪”动作并退后观察。
认知转变:教师需克制“直接指导”的冲动,通过观察解读幼儿需求,这与福禄贝尔“教育即生长”理念高度契合。
2. 情感联结的建立
离园前,教师蹲下身与每个幼儿进行“今日小结对话”,肯定其具体进步(如“你今天主动帮助朵朵收玩具”)。
启示:积极具体的评价能强化幼儿正向行为,促进自尊心发展。
四、专业反思与成长
(一)理论到实践的认知深化
1. 蒙氏教育的本土化挑战:教具操作需结合中国幼儿认知特点,如将“棕色梯”命名为“长城积木”以增强文化亲近感。
2. 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路径:茶艺、围棋等活动需避免形式化,可设计“小茶人日记”“围棋闯关地图”等游戏化工具。
(二)职业能力提升方向
1. 观察记录能力:需学习使用“轶事记录法”“检核表”等工具提升观察系统性。
2. 环境创设能力:尝试设计“可移动隔断”“多感官互动墙”等灵活的教育空间。
(三)对学前教育的新认知
“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品格幼儿园的实践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教育应尊重幼儿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通过有准备的环境唤醒其内在生命力。未来我将以“支持者”而非“塑造者”的角色定位要求自己,在专业学习中强化心理学、观察技术等核心能力。
学前教育,是要把理论和我们的实践相结合,要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未来才能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一个教书匠,只是给孩子灌输知识,更多的是引领。
五、结语
本次见习突破了课堂学习的抽象性,让我直观感受到教育理念落地所需的专业智慧。品格幼儿园将蒙氏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实践,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文化根脉的儿童”提供了鲜活范本。作为准幼师,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无小事,唯有怀敬畏之心持续精进,方能在未来为幼儿撑起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
通过这次见习,让我知道了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大差异的,到了现实实践,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这是需要我们调动课堂所学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灵活应对。就比如在活动中,小朋友起冲突不可避免。这时,就要调动我们所学的心理知识进行耐心调节。这次见习,也让我知道了当一名幼儿教育者有多么的辛苦和不易。每一个职业和岗位都有值得学习和尊敬的地方。小朋友们的思维天马行空,价值观尚未稳定形成,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将美好的,光明的一面展现给孩子们,帮助他们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三观。同时也给自己积累了一定的幼儿教育经验,也发现了自己诸多不足和需要学习的地方,明确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会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侧重,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理论学习上更加认真和仔细,争取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幼儿教师,呵护好孩子们成长的第一步,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第一个纽扣。
(通讯员:范宇瑄 审核:高红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