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高校学生投身军旅、助力退役大学生士兵长远发展,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工作的通知》,持续推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项目。相关工作通知要点如下。

一、确保计划规范执行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里举足轻重,有着明晰且严格的执行要求。其招生指标于全国硕士招生总规模里单独列出、专项专用,独立性极强,绝不允许调整为普通计划,或是挪作其他专项用途,全力确保专项资源精准对接退役大学生士兵这一群体,为他们的学业进阶开辟专属通道。招生单位肩负关键职责,手握多项自主权力。拿成绩要求来说,能自主确定“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初试成绩线,正常情况下,该分数线不会高于本单位相应学科专业普通计划考生的初试分数线;针对调剂环节,招生单位同样可自行把控调剂考生的初试成绩门槛。尤为一提的是,当考生各方面条件难分伯仲时,服役时间长的优先录取,彰显对服役奉献的认可与鼓励。2025 年,这一计划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523 所知名普通高等学校担纲落实(具体招生单位名单见附件)。
二、严格审核报名资格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其中“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在报名时应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有关部门和招生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考生报名资格审核。
三、严格执行招生政策
各招生单位要按照“自愿报名、统一招考、自主划线、择优录取”的原则,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4]4号)要求,严格规范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录取工作,确保公平公正和招生质量。开展“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含调剂)工作的招生单位,须严格执行招生(含调剂)政策及程序。其中,“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之间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与普通计划的调剂,均应执行全国调剂工作统一安排,通过“全国研究生招生复试调剂系统”进行。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报名时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并填报了相关信息,经有关部门审核通过后,调剂阶段可按规定申请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其初试成绩须符合相关招生单位确定的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若报名时未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的,不可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报名时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但资格审查或复核未通过的,不得按照“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参加复试,仅可在调剂阶段按规定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严禁招生单位直接改变考生志愿、调整计划类型进行复试录取,严禁招生单位通过其他渠道接收调剂考生。
四、强化引领与督查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明确指导方向,各级机构需各司其职,严格监督专项计划执行,细致审核考生资格,确保每位符合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获得升学机会。同时,调剂组织将公开透明,复试录取过程也将力求公正,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公布招生政策、计划等信息,为考生提供全面服务。
五、提升考生服务体验
各招生单位要全力优化考生服务保障,把“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政策要求融入本单位招生章程,让考生提前知晓报考关键信息。充分利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及本单位网站这类权威渠道,一方面,做好政策宣传解读,用通俗易懂的图文、视频等形式,剖析计划细节;另一方面,安排专人负责咨询答复,快速、精准回应考生疑问,帮他们理清报考思路。着重提醒报考此计划的考生,网上确认前务必前往安置地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完成退役军人建档立卡信息登记,还得给出详细登记指南,防止因信息有误耽误后续确认、考试与录取。
2025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文案:吴松林 审核:叶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