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艺术学院开展在校生与赴俄深造毕业生结对帮扶线上“云读书”活动,充分发挥两地教育资源优势,实现教育互补。
活动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视频会议、微信平台交流等方式共同阅读中俄经典文学作品、艺术理论书籍等,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对书籍的理解和感悟。
1
赴俄深造毕业生孙静 美术学222班张婉铭
《中国艺术史》

书籍简介
牛津大学荣休院士、中国艺术史权威迈克尔·苏立文,以他的深厚学养和数十年心血累积而成《中国艺术史》,本书通过梳理远古、先秦、秦汉、三国六朝、隋唐、五代与两宋、明清直至20世纪的中国艺术,将中国艺术的不同门类——建筑、雕刻、绘画、书法、陶瓷等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清晰、细致、全面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着重于艺术与历史的结合,将中国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置于宏大的历史叙述之中,书写出了纵贯数千年的中国艺术之演进脉络。
交流过程


2
赴俄深造毕业生刘迈之 美术学221班刘煜杰
《平凡的世界》

书籍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3
赴俄深造毕业生刘晨宇 学前教育223班李思童
《心灵密码》

书
籍
简
介
本书为作者厚积多年之功的最新力作。以作家、医生、心理师的多重身份,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专业的心理学识,以深沉厚实的诚恳与冷静真刻的良知为经纬,梳理人生顺遂,讲述生命悲欢,挖掘心灵沉疴,解锁心灵密码。

读后有感

赴俄深造毕业生黄荪易 学前教育223班黄紫蓝
《战争与和平》

书籍简介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本书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交流过程

读后有感

赴俄深造毕业生姚昱龙 学前教育221班苏琳涵
《父与子》

书籍简介
屠格涅夫,这位19世纪的文学大家,用他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生动而真实的世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父与子》无疑是一部引人入胜、令人深思的杰作。在这部小说中,屠格涅夫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与情感纠葛。父亲,代表了旧时代的权威与传统,他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叹息,都透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变革的无奈。而儿子,则是新时代的产物,他渴望自由、追求真理,对父亲的观念与做法充满了质疑与反抗。这种父子间的冲突,其实质是两个时代的交锋,是旧观念与新思想的碰撞。

读后有感

赴俄深造毕业生王小可 音乐学233班高锦霆
《血战湘江》

书籍简介
《红军长征血战湘江》翔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广西北部地区走过的296公里艰难而光辉的历程。在长征的历史上,过广西的这一段虽然短暂,但却是极为重要的关键一段。湘江战役,冲破了敌人精心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彻底粉碎了敌人妄图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伟大转折提供了契机。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红军长征过广西首次发布并成功实践了党的民族政策,充分证明了党领导的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既为后来红军顺利通过其他民族地区提供了直接经验,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制定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借鉴。
交流过程

读后有感

此次“云读书”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展现自我的平台,也让大家体会到了阅读的魅力。在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在校生了解了赴俄毕业生在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的学习生活,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赴俄深造毕业生回忆起母校的点点滴滴,缓解了思乡之情,为留学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莫斯科艺术学院将进一步拓展结对帮扶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底蕴的优秀艺术人才贡献力量。
(文案:段菲 严文迪 审核:叶晓燕)